以务实有效的举措让乡镇干部“站”起来
时间:2024-03-26  浏览次数:663

  广大乡镇干部不仅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更是执政的基础。当下,乡镇干部中出现的不愿多干事,不敢去干事等风气,被喻为“躺平”、“侧卧”,倍受置疑。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躺下的干部“站”起来,除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其它方面也应同步采取有效措施跟进。

  全面落实各种经济待遇,确保合规合法收入应有尽有。一方面,逗硬落实加班、值班补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正面导向,做到无私奉献与带头守法、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乡镇补贴。纠正目前不少地方点到为止、微乎其微的乡镇补贴标准,确保同职级乡镇干部收入,真正不低于县级以上部门工作人员。同时,把绩效奖励向乡镇倾斜,增强干部扎根乡镇的外在动力。

  正确执行选人用人规章制度,做到政治上有盼头。彻底肃清选人用人中拉关系、靠背景、搭天线甚至钱权交易等不正之风,让脚踏实地、有能力有水平、德才兼备的乡镇干部有为有位。科学合理搭配乡镇班子成员,老中青结合,充分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严格控制下派干部比例,部门下派与乡镇上调任职结合,确保乡镇干部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重视、纠正职级并行政策执行中骑双头马、乡镇比例倒置太小等不合理现状,最大可能保证不能担任实职的干部能正常晋升职级。

  划清县乡职能职责界限,减轻乡镇干部工作负担。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划清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采取坚决有效措施杜绝部门把琐事、难事、有风险之事以下放权力、属地管理等借口甩锅乡镇;实实在在纠正当下乡镇负责下地干活,部门负责汇总统计、检查考核的不正常状态。让乡镇干部干该干之事,不干额外之事,减轻工作压力。

  宽严相济,务实容错,解下乡镇干部思想包袱。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务实推进容错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对创新工作,能力欠缺的乡镇干部的非主观故意出错,或鸡毛蒜皮之错,不能动辄追责问责,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教育为主,大胆包容。解除后顾之忧,促进营造乡镇干部敢冲敢干、放开手脚搞工作的良好工作环境。

  体现人文关爱,让乡镇干部暖心。乡镇干部也是普通人,个人和家庭难免会遇到琐事、难事。相关管理部门在主动了解掌握疾苦的同时,应当畅通乡镇干部合理诉求渠道,对反应的正当要求,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实实在在为乡镇干部办事和服务,让广大乡镇干部切身感受到温暖的存在,安心工作。平等对待乡镇干部,不针对乡镇施压,不针对乡镇加码,换位思考,让乡镇干部身心健康,愉快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丰富的DHA对于神经发育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勘(kān)揣(chuāi)油(yóu)看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