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字下功夫“实”字做文章——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专项治理工作纪实
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663

  “才挖几十个坑,上报几百个坑。真是坑!”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福民村群众向河池市纪委监委如此举报。

  群众种核桃,国家给补助。该村原支书韦某挖核桃坑88个却上报600个,骗取补助5120元。挂牌督办,一抓到底。市县纪检监察干部爬上山,一个坑一个坑数,查清了事实,韦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在“专”字下功夫、在“实”字做文章,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缩影。

  专项治理核心在“专”,重点在“治”。在自治区党委统筹推进下,自治区纪委监委采取“专抓专治”、“抓系统、系统抓”、抓特色亮点提升质量等有力举措深化专项治理,全力助力全区脱贫攻坚,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10月,德保县燕垌乡燕垌村的村民向蹲点调研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家兴抱怨说,县里修路把排水沟填了,几十亩农田绝收,群众多次反映未果。纪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重修排水沟。随后,履职不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农某及相关责任人被立案查处。

  “自治区纪委监委对我们扶贫开发重点县专项治理工作实行专抓专治。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何家兴说。县委、纪委监委分别扛起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带头深入扶贫主责部门和村屯调研,排查问题线索。

  压力直传直导。该县突出“去存遏增”开展问题清仓起底,突出“巩固防增”开展专项整治,突出“常态治理”开展建章立制,2019年全县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85件85人。

  这是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化专项治理“专抓专治”模式。全区突出重点,聚焦精准,出台自治区国定贫困县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33个国定贫困县专门单列,“贫困县纪委书记专门抓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单列,由自治区直接实现单列管理、重点指导。

  ——建立重点贫困县纪委书记“一年两例会制度”。33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纪委书记到自治区纪委监委交流经验、查摆问题、推动工作,有效激发责任担当。

  ——实行重点巡察制度。对扶贫开发重点县履行专项治理主体责任开展重点巡察,督导专项治理主攻战。

  “专抓专治”带动专项治理往深处抓、往实里做。2019年33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299起,党纪政务处分1889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

  “还有没有生活困难的群众没有纳入低保”“低保金落实到位了吗”……2019年6月以来,自治区民政厅建立全区民政部门专项整治重点县联系制度,选取20个县为联系点,每个点选定30%的乡镇、村作为重点开展农村低保专项督查,以点带面推进专项治理。

  该厅组织低保漏保错保问题、低保经办违规违纪问题、低保兜底脱贫攻坚预警“三大排查”,农村低保对象由原来的184万人增加到231万人。

  这是全区扶贫责任部门(系统)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的具体实践。

  “抓系统”压实责任,“系统抓”扛起责任。2019年自治区纪委监委聚焦民政、水利、农业农村等25个项目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开展“抓系统、系统抓”,约谈各部门,并派出督查调研组分赴各部门督查。

  这一硬招解决了纪检监察机关单兵突进、一些责任部门作壁上观等问题。职能部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紧盯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立项、核准、实施、验收,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排查问题,极大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

  自治区水利厅高位推动水利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专项治理,修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易地搬迁对象不精准等问题进行排查,对重复享受易地搬迁和危旧房政策的1829户进行整改;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线索处置工作制度,把“系统抓”抓出的重要问题线索提级办理、优先处置。2019年,全区累计检查扶贫项目38.7万个,发现问题6335个,移交问题线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13年,博白县宁潭镇杨旗村一村民获危房改造补助,2016年又获库区旧房改造项目补助。重复享受补贴,违反了扶贫政策。

  2019年5月,该县扶贫惠民资金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工作人员在运用监察模块比对,发现了问题线索。县纪委查明村干部莫某作为项目验收组成员,没有深入实地核验就签字,造成村民重复受益。9月,莫某因工作失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截至目前,博白县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自动甄别发现资金发放重复问题1167例,资金发放互斥问题2692例。

  以特色品牌带动整体工作。自治区纪委监委实施“六个聚焦、六项行动”,督促指导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等六大重点,开展监督执纪再精准行动等六大行动,因地制宜选取助推脱贫攻坚最有力、成效最明显的工作打造亮点特色品牌,提升专项治理实效。

  梧州市龙圩区廉洁“小广播”护航脱贫攻坚是深化专项治理又一特色。该区纪委监委整合本地“鹿儿剧”、村广播等地方宣传载体,在77个村(社区)搭建起廉洁“小广播”平台,形成人人都当“小广播”、处处都有“监督哨”、面面都是“正衣镜”的格局,有效深化专项治理。2019年扶贫领域问题案件立案48件,占总立案数一半。

  全区抓特色亮点,促进专项治理提升。桂林市开展“三会两书一回访”、百色市强化“两不愁三保障”专项督查、河池市实施“五查五纠五整治”行动、田林县打造三级监督体系……全区创新开展119项亮点特色工作,形成“一市一亮点、一县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北京人艺经典线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上一篇:理财净卖出现券1218亿元   下一篇:开始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