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也有毒,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就为剧毒蘑菇;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很美味可食。
错!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种类也生长在松树中。
错!因为蘑菇毒素与银器、生姜、大蒜等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错!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炒熟煮透后再吃,不要用急火快炒,应翻炒时间长点,使其更好地受热均匀,一些微毒的毒素会在高温作用下分解,最大程度上降低中毒几率,但是剧毒的种类烹饪不会使毒素分解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程度。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中毒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保留毒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最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以便专业人员鉴定蘑菇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