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透过玻璃上的“福”字窗花,看到四川互慧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慧软件”)的工程师们正在对新的医疗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进行“头脑风暴”;在一行行精密仪器间,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进行自动化芯片封装作业,有条不紊地完成即将交付的几笔订单。
近年来,四川绵阳无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身影”跃入大众眼帘。为更好地促进当地科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等金融部门的指导下,建行绵阳分行积极响应,深入当地科创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金融服务。
在科技城新区创新中心会议室里,互慧软件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正在为新一年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的挖掘与探索定下新目标,他们致力于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为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医疗信息化研发三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互慧软件于2017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目前已经与全国三百余家医院、政府事业单位达成了合作,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智慧医院”“智慧急诊”“智慧护理”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要为民所用,这是互慧软件始终的坚持。”谈到最新推出的“县域中医处方流转平台”,互慧软件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在2024年新开发了中医处方流转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这一平台响应了国家鼓励‘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号召,主要是为了解决乡村医疗资源短缺、乡镇卫生院和村医无法有效利用中医中药资源等问题。”2025年1月16日,四川绵阳三台县中医院依托互慧软件的中医处方流转平台,成功进行了“无人机+中药配送”首次试飞,这标志着软件信息服务在助力医疗实体发展与进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软件开发、平台建设,难在研发,资金需求最大的地方也在研发。在绵阳科技城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建行绵阳分行的精准服务下,我们的资金得以保障,‘好创意’‘金点子’获得了持续绽放。”互慧软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为破除科创企业研发资金获取难题,绵阳科技城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科服公司”)在绵阳市财政局的推动引领下,面向园区企业推出了“科创贷”“知识产权金融”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与建行绵阳分行携手,共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的指导下,建行绵阳分行也在辖内科技城新区支行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与科服公司迅速建立紧密合作。建行科技城新区支行通过科服公司了解互慧软件的金融需求后,按照“创新积分”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价,为互慧软件提供了利率较低,包含贴息在内的“科创贷”。目前,建行科技城新区支行提供的资金已经用在了互慧软件研发创新的“刀刃”上。
春节前夕,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已经有些空旷,但华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科技”)的芯片封装生产线还在运行,一批前来洽谈业务的合作客户正在耐心地听工程师讲解半导体的发展历程。
主打芯片速封研发创新和标准化作业的华尔科技,专注解决行业中芯片样品封装慢、样品封装难的问题。2023年,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来到绵阳,逐渐扎根,现已投入使用的公司场地主要划分为办公区、半导体科普展厅、四川省集成电路中试基地和生产车间四个部分。在芯片封装工程师的带领下,建行绵阳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了解了芯片从矿山到精密仪器的“蜕变之路”,观摩了芯片速封生产的整个流程。华尔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芯片相关的实地科普教育,目前还相对较少。既搞好芯片封装生产,又搞好面向普通民众和中小学生的半导体科普,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也是绵阳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我们企业的殷切期望。”
封装技术研发与封装车间扩建,是华尔科技投入较大的两个环节。2024年初,建行绵阳分行成立了科创金融柔性团队,要求相关部门领导及客户经理深入调研,持续开展“三走进”工作。在走访过程中,建行绵阳高新支行了解到华尔科技在封装技术研发与封装车间扩建等方面存在融资需求后,迅速对接。目前,建行绵阳高新支行正在为华尔科技办理小企业“成长之路”贷款业务,做到“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
“我们公司在高新支行最近的一笔贷款尚在办理中,马上就能办成。这笔资金到账后,我们会用于二楼车间扩建,在2025年下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候,生产场地将扩展为现有规模的两倍,芯片封装的产量应该也会翻一番。”华尔科技相关负责人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