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带你畅游三湘四水感悟湖湘文化底蕴!
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663

  一张薄薄的芳纶纸,500℃的明火为何点不着?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的“湿抄法”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织一块一尺见方的侗锦,竟然需要1000根以上的纱线?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如何做到历经数百年屹立不倒?湘西苗族鼓舞如何把鼓与舞完美融于一体?可以用手触摸的烟花运用了哪些现代科技及传统喷花原理?让我们带着好奇,跟随《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南,揭开谜底~

  畅游自然山水,体味人间烟火,品味非遗之美,见证时代新貌!踏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湘楚大地,非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与震撼?6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在20:00档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湘”遇非遗之旅!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本期节目中,总台主持人龙洋和嘉宾单霁翔、杜江一起,走进湖南省郴州市郴州长卷,感受三湘四水浇灌出的独特湖湘文化,见证湖南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竹纸制作、湘西苗族鼓舞、浏阳花炮制作、土家族吊脚楼营造、侗锦织造...在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五彩斑斓的非遗技艺令人目不暇接,其在时代赋能下迸发出的无限活力更是惊艳四座,令人自豪!

  一张薄薄的芳纶纸500℃明火却点不着蔡伦古法造纸中“湿抄法”的应用和无数科研人员十几年来的夜以继日为这项尖端技术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制造”的烙印

  妹陀、帅哥,嗍粉不咯?熟悉的乡音让人一秒回到湖南鲜香爽辣的栖凤渡鱼粉上千次“暴打”出的“弹滋”还有永州血鸭、臭豆腐、姊妹团子、三角豆腐、八宝果饭...湖南人对美食的探寻不仅是五彩斑斓的辣还有更多的惊喜与满足

  创新改造过的“新生-红色织机”实现了织机从工具到艺术的转变由它纺织出的发光侗锦以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中国非遗的当代发展

  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不需要任何精密复杂的工具掌墨师仅凭样稿,使用只有木匠能懂的“鲁班字”就能建造出干栏式风格的土家族吊脚楼这些历经数百年屹立不倒的建筑奇观蕴藏的中国智慧令世界惊叹

  激情澎湃的苗族鼓舞动作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劳作那热情而充满力量的鼓音和舞蹈总能唤起湘西苗族人民内心深处的力量也激起人们对湘西大地的向往

  一曲花鼓,杯中有戏长沙花鼓戏的花式打杯别有乐趣湘风绣语,惟妙惟肖一针一线如魔法般绣出“真实”世界还有“无缝衔接一张打”的银饰锻制技艺和民族风格独特的苗族服饰在郴州长卷非遗街区处处有绝技,步步见匠心

  从早期的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浏阳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对烟花的持续探索当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更多样、更绚烂、更环保、更有用成为浏阳花炮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创意秀演中湖南非遗技艺“活”起来了在幽静广阔的竹海间舞者们充满力量的舞姿演绎出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的故事




上一篇:7月起成都东—佛山西—香港西九龙开通!佛山早班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