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行未来10年这8类房子恐将加速贬值买房的刚需要谨慎
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663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形势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降温,截至目前仍然没有明显升温迹象。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以来,全国受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虽然进入2022年1月以后,一线月的下跌转为上涨,二线城市房价环比上个月的下跌出现微涨,三线城市的降幅也有所收窄,但整体市场仍然表现疲弱,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很小。而从同比数据和上涨城市的个数看,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下跌的态势没变。由此可见,楼市下行正成为当前市场新形态,房价只涨不跌的行情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楼市下行,按理说应该利好刚需,比如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购房款,市场转为买方后可供选择的房源会更充裕等,不少人可能会想着趁机抓紧上车。但是笔者认为,越是在楼市下行的趋势下,刚需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细甄别各类房子的优缺点和未来价值演变趋势,提高买房分辨能力。否则一旦选错了房产,很可能遭遇家庭财富贬值的风险,此时购房务必保持谨慎态度。而以下8类房子未来10年可能会加速贬值,懂行的人都在悄悄抛售,建议刚需尽量回避。

  第一类:非学区老破小。老破小的房子不用完全排斥,唯一条件是只要满足学区优势即可,特别是当地顶尖学区房。在目前学区房改革没有全面启动之前,未来几年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即便房子位于中小城市,其抗跌性也远高于非学区房。买这样的房子并非用于居住,真实目的家长们心知肚明,流动性好。而一旦属于没有学区优势老破小,就是典型的破房子、烂房子。因为棚改转为旧改后,政府和个人都投入了大笔改造资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迎来拆迁的机会,入手以后容易砸自己手里。

  第二类:郊区非地铁房。郊区的房子同样不用过度排斥,只要房子不是离城太远、基本生活需求能得到满足,其实近郊房还具有价格、空气环境、空间面积等优势,以纯居住目的购买还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拥有地铁优势的近郊房,可以弥补位置劣势,方便交通出行,减少时间成本,对于工作生活促进很大,一些轨道交通换乘点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流聚集,带动区域商业配套和经济发展,具有保值抗跌和投资增值价值。但是,一旦房子离城较远,再没有地铁优势,那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了。

  第三类:2000年前建的楼板房。某种程度上来说,楼板房已经属于“淘汰房”,因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市场上肯定还是以高层电梯房为主。楼板房的最大缺点是抗震性能差,其次房型设计不合理,绿化覆盖率低、停车位不足、人车不分流等缺点,不是旧改可以从根子上彻底改变的。这类房子是旧改的主要对象,但是和非学区老破小一样,只要一经改造就很难拆迁,只能用于自住。关键是,由于房龄太长,银行对这类房子的贷款条件比较苛刻,甚至直接不予贷款,购买的资金压力较大。

  第四类:朝向、房型比较奇葩的房子。受土地资源限制,这类房子多数位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朝向东南或西北尚可购买,重点是朝北的房子,全天见不到直线光照,居住体验较差,短租可以,长住是种煎熬。而户型是一套房子的灵魂,一旦买到“手枪户型”(形状像手枪,整体是一个直角,走廊较长)、“跑道户型”(室内有一块既窄又长类似跑道的面积,空间利用率较低,客厅位于采光差的北面)、“大炮户型(形状像大炮,侧面一通道,厨房、餐厅、卧室等一字型排开)等,就很难转手了。

  第五类:远郊经济性别墅。别墅按照位置不同,可分为市区别墅、近郊别墅和远郊别墅。市区别墅属稀缺资源,位置优越、升值潜力大等优点不必多说。近郊别墅基本配套能够满足生活需要,未来随着城市扩容,大概率会被纳入到城市版图,也具有一定升值空间。但是远郊别墅另当别论,其位置上的最大硬伤,是永远无法改变的。特别是远离城市数十、上百公里的海景、湖景、山景别墅,以及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建造的小产权别墅,虽然价格便宜,但自住生活都不方便,更难升值,入手后不易转手。

  第六类:商住公寓。商住公寓虽然多位于市区,位置较为优越,但是存在商用水电生活成本高、入不了户口子女无法上学、居住人员复杂安全隐患多、首付比例高购买压力大、交易税费多不易转手、产权年限短(只有40年或50年),以及通风采光和隐私性差等诸多缺陷,而且市场饱和后,入手很容易陷入“难租难卖”的尴尬境地,尤其对于以“返租”、“包租”、“托管”、“月租抵首付”等为噱头的商住公寓,里面的“坑”太大,通常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通过提高房子总价的办法进行兜售,购房者更要远离。

  第七类:产能过剩的办公楼、商铺。目前这二类商业地产同样已经过剩,特别是商铺,除了具有商住公寓类似的缺点,由于很多商业活动都被转移到了线上,导致进店购物消费的人越来越少,经营活动每况愈下。目前除少数大城市核心地段的商铺年租金回报率可以达到6%~7%,中小城市的商铺年回报率通常在3%~4%之间,连银行大额存单的年收益都达不到。产能过剩导致利润微薄,商业价值直线下降,“一铺养三代”逐渐演变成“三代养一铺”,已经属于夕阳产业,入手以后更难转手。

  第八类:地段、楼层等存在“硬伤”的房子。买房买的是房子背后的资源,但是配套齐全、资源优质、交通便捷的房子,通常位于人口流动量大的市区,而位置偏僻、配套不齐、交通不便的房子,多数位于城乡结合部亦或远郊地带,这类房子流动性差,几乎不增值,如果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到达峰顶,入手后很难转手。楼层选择则直接关系到未来居住舒适度,凡是那些影响通风采光、隐私性差、噪音污染严重的低楼层和路边房,以及容易渗水漏水、冬冷夏热的顶层房和腰线房,也要尽量避开。

  那么哪些房子刚需可以买呢?笔者认为以下5类房子可供刚需选择。第一类:拥有优质配套的房子。比如临近地铁、靠近学校,周边有医院、大型购物中心、消费娱乐场所等配套。第二类:拥有城市稀缺资源的房子。比如挨着湖泊或公园,以及小区容积率低、绿化覆盖率高、停车位充足、带电梯的多层花园洋房,在未来高层住宅可能被淘汰的趋势下,这类房产因拥有高层住宅所不具备的优质资源,特别在中小城市会很抢手。第三类:区域发展规划会迎来重大改变的房子。比如位于城市核心地段的老房子,虽然房子的年限稍长,但会在城市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获得高额拆迁补偿的机会。第四类: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房子。这类房子虽然价格贵,但是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总是不缺买家,给子女上个好学校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房子再贵也有人买。第五类:租金回报率比较高的房子。这类房子除了具备位置上的优势好转手外,对外出租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留着等待升值或收取租金增加家庭收入均可。




上一篇:搞不了中国就搞印度?既然去不了中国化那就“去印度化”?   下一篇:@新同学!“奖、助、贷、免、勤、补、减”资助政策解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