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别开生面(bié kāi shēng miàn)到底是什么情况?
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663

  随着7月5日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了一个令人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出梅”时间确定。对于处在梅雨地区的人们来说,梅雨就是“霉雨”,是万物受潮发霉的时节。

  据了解,梅雨季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在这个时节里,由于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导致衣服、器具容易受潮发霉,加上持续一个多月不见艳阳高照和干燥的空气,人们的内心难免会不愉快,甚至发愁。

  而“出梅”意味着“断梅”,是指梅雨季节的结束,标志着这些地区长达数周的连绵阴雨天气将告一段落。那么为何是明天出梅呢?当然是根据天气特点而定的。

  按照气象上来说,处在梅雨季的地区,只要在连续5天时间内仅有2天或者2天以下的雨日,且这段时间最高温均在30度以上,东南风开始增强,就意味着出梅的日子到了。

  当然,这种说法由于受天气影响,为此就有了不确定性,也就是各地出梅日子不一致。而在古人看来,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确定的得出出梅日子。那就是依据干支纪法来判断。

  根据历法记载,“小暑逢未出梅”。意思是说,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就是出梅日。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而未时则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代表午后的一段时间。当这两者相遇,往往意味着梅雨季节的终结。

  据了解,今年的小暑是在7月6日,也就是明天,而且这天的干支纪法显示是辛未日,也就是说小暑这天就是未日。如此一来,今年的出梅时间也就是小暑节气当天。具体就是,明日公历7月6号出梅。

  不过,由于出梅日遇上了小暑,为此在古人眼里就有了很多特殊讲究。因为小暑是个雷雨天气较多的节气,而这天如果出现雷雨现象,那么就会对出梅有影响。正如民间流传的这句谚语,“出梅一声雷,倒转作黄梅”,就很好的表达了其中的影响。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有何说法呢?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出梅的当天出现了雷声,那么原本应该结束的梅雨季节可能会再次卷土重来,即所谓的“倒黄梅”。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并不罕见,主要是由于冷暖气流在特定条件下再次交汇,形成新的降雨带所致。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出梅后如果出现雷声,往往意味着大气中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且有可能引发新的降水过程。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水系发达,而且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多端,因此更容易出现这种“倒黄梅”的现象。

  除此之外,对于这种说法而言,民间还有很多的参考依据,尤其是江南地区,如“小暑一声雷,转做倒黄梅”,说的就是小暑这天出现雷雨天,那么还没有就会再回来。

  而且民间还有“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倒黄梅”的说法,也是反映的如果小暑这天是雷雨天,那么接下来将会有很长时间的黄梅雨。

  当然,我们还要知道,这些农谚并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天气变化,因为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差异性,而且气象变化受多种因素影。不过,农谚毕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基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气象观察得出的财富,因此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大家理性看待。

  总之,明日就是小暑节气了,也是出梅的日子,如果这天出现雷雨,大家就要做好应对倒黄梅的准备了。当然,即便小暑之后没有倒黄梅,大家也要注意高温炙热的袭来,因为出梅之后,这些地区就将迎来“伏旱”,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又热又闷。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出梅日子的问题了。话说,你们那边何时出梅?你觉得今年会有倒黄梅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没那边的情况。




上一篇:台积电突传重磅   下一篇:关于斯巴达克斯有第四季吗究竟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