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16条线号线最新进展
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663

  ——既结束平谷区无地铁的历史,又打造成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通道,更将北三县客流用半小时时间送到CBD。

  一直以来,环京地区都有延长北京地铁的呼声,其中与通州仅一河之隔的廊坊北三县尤其迫切。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两地往来更加频繁,地铁连通的规划加速落地。

  与很多人猜测的地铁6号线向东延长不同,第一条进入河北的地铁是22号线,解决平谷区没有地铁的同时,“就近”覆盖北三县。这条线路起自平谷后,一路向南进入北三县,再向西拐进北京。由于线号线最初就选用了市域快线公里/小时的市域快车。当时,北京大部分地铁的最高时速基本只有每小时80公里、100公里。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速,线路规划方案也进一步优化。2016年的方案是54公里长、设9站。2021年的方案则变成了81.82公里长、设21站。其中,河北段增加到5座车站,朝阳段、通州段也进一步延伸,更进入到CBD地区。“这次调整后,22号线成为北京东部的一条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建设方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一部部长姜瑞军介绍,

  根据预测,22号线运营初期的全日客流可以达到56.2万人次,其中承担的燕郊地区进京客流为8.2万人次。这一数字占每天燕郊进京客流总量的43%,可有效缓解通勤压力。有望实现“一干多支”网络化运营

  2021年,22号线在京冀两地配合下正式进场施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22号线座换乘站

  八通线号线,运河商务区站换乘规划中的M103线号线线,政务中心东站换乘规划中的M102线,在慈云寺桥站、定福庄站、神威大街站、燕郊站也将换乘其他远期规划线。这一路上,构建了东大桥站、副中心站、燕郊站三个枢纽点。“除了与多条地铁线号线还将与两条城际铁路、两条市郊铁路有效衔接,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姜瑞军说,从地面交通上看,各站均设置交通接驳设施,并在外围设置了5处P+R停车场,与地面交通良好衔接。值得一提的是,22号线在北京地铁线网规划中属于“市域快线”,这条线路在齐心庄站预留了向东延伸支线条件,在管庄站设置了与市郊铁路通密线的联络条件,未来可实现“一干多支”的网络化运行效果。也就是说,列车除了跑主线,还可以跑到支线上,通过不同的“班次”将乘客送到更多地方。近半数车站实现结构封顶

  未来地上段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地下段最高时速120公里/小时。这样一来,从政务中心站、燕郊、平谷到东大桥的最短时间分别只有23分钟、32分钟和55分钟,大幅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出行效率。

  每小时最大运输能力可以达到5.44万人次。按照规划,未来将采用快慢车混跑、大小交路等运营组织模式,初、近、远 期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分别为2分44秒、2分30秒、2分18秒。所谓“快慢车混跑”,是因为全线座越行站,快车通过这些车站时不停车;而“大小交路”则是线路运营时会根据客流情况开行始发站和终点站不同的班次,比如燕郊地区客流多,就会有燕郊始发车。




上一篇:“五一”假期要来了这份旅游指南请查收   下一篇: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来韩年长游客请注意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