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huì)声(shēng)绘(huì)色(sè)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时间:2023-11-11  浏览次数:663

  霜降过后,落英缤纷,走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米坪镇,漫山遍野的山茱萸缀满枝头,晶莹剔透,迎风摇曳,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我种了800多棵山茱萸树,今年价钱高,加工后干山茱萸1000公斤左右,能卖个6万多块钱。”11月1日,正在采摘山茱萸的米坪镇大庄村周金伟算起增收账,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西峡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通过“农户+合作社”“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双绑”模式,推动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购销、储藏、加工、物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逐步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小小山茱萸,鼓起了群众致富的钱袋子。在西峡县北部山区乡镇,70%的农民都和周金伟一样从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西峡县强力实施中药材产业富民强县战略,将脱贫群众牢牢“嵌在”中药材发展产业链上,守牢防返贫底线,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目前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中药材主产区遍及9个乡镇120个村,年产量4000吨,带动3.5万农户10.5万群众增收。

  每年的这个时间,都是王振山最忙碌的时候。作为西峡县米坪镇中药材协会副会长,他不是在和跟商贩谈价格,就是在和药农看质量,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王振山是西峡县米坪镇中药材产业的“领头人”,他所经营的大山泉中药材购销商行,是全镇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基地,主要是把从群众手中收购来的山茱萸等中药材通过贸易方式销往全国,交易额从最初的每月几百元到现在的每月上千万元。 “我做山萸肉(山茱萸)购销20多年,现在差不多每天能收购3--5吨,每天交易额30万左右,旺季一天能收购30--50吨,每天交易额在300万元左右。”

  像王振山这样从事山茱萸购销的镇域常驻中药材购销商户有100余家,中药材经纪人达3000余人。西峡县通过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和信用评价体系,促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发展,擦亮“道地中药材”金字招牌。

  位于米坪镇秧田村的林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冷冻储备库,20多名装卸工正在装车,作为西峡体量最大的冷冻库,极大的延长了中药材储存周期,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西峡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探索“党建+基地”“党建+企业”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将“产业兴旺星”创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强力引擎,为全县“产业兴旺星”创建赋能蓄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富县强之路。(图片/刘剑飞、曹波)




上一篇:有关亚贸兴汇影城影讯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下一篇:关于精兵简政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