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美、菲、加、澳四国于7日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出动了4艘护卫舰。在军演期间,中国海军舰只在附近出现。菲律宾军方表示,三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在四国舰只进行演习时进行了近距离跟随。由于中国海军护卫舰的这一行为,四国参与演习的水兵被禁止在甲板上使用手机。
针对外部国家在南海持续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中国国防部于8月7日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南海黄岩岛周边的海空域进行了联合战巡。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战区部队的侦察预警、快速机动及联合打击能力。
最近在南海,南部战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展示了我们的作战能力,055型驱逐舰以及空中编队参与了空海一体的侦察预警、快速机动和联合打击,展现了三种强大的作战能力。然而,仔细观察这次演习的细节,可以发现其组织水平并不高。从武器装备的性能来看,这次演习并没有使用非常先进的装备,编队也相对简单,属于小规模编队。要通过这样的编队展示强大的作战能力和进行有效的联合行动,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在参与的四个国家中,菲律宾的军事能力相对较弱,成为整个演习的薄弱环节。
前段时间,中国和菲律宾的外长在东盟外长会议期间进行了一次会谈,双方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使南海局势暂时缓和。美军航母随后离开亚太地区。然而,尽管航母离开,美国在南海地区挑起局势的企图未减。这次演习的目的是向中国展示所谓的“团结”。
据悉,美国派遣了“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参加演习;加拿大则派出“蒙特利尔”号护卫舰;菲律宾凑集了两艘导弹护卫舰;而澳大利亚仅象征性地派出了一架P-8反潜巡逻机。相比之下,中国的参演阵容显得更加豪华。
必须指出的是,当天解放军在南海的行动并不仅限于三艘军舰观看四国联合军演,而是采取了三项重要举措。第二项行动是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进行的联合巡逻,旨在检验战区部队的侦察预警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及联合打击能力。第三项行动是当天,人民海军的新型远洋医院船“丝路方舟”号圆满完成了首次南海岛礁的巡诊服务,并顺利返回三亚的某军港,进入了整补状态。通过解放军的实战演习以及人民海军医院船的演训结束,可以看出我们随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最坏的情况,中方必将给予对方严厉的教训。
此次南海行动中,解放军展示了对该海域的全面掌控能力,动用了多种先进的侦察设备,成功打击了四国的强硬态度。根据装备情况,此次出动的编队实力强大,除了有强有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参与外,还配备了高科技的预警机和无人机等先进侦察装备。
中国军队通过这种“陪练”式的应对,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和自信。同时,这也向国际社会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无论是在南海还是东海,只要关系到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绝不会退让。在四国联合军演中,参与的舰艇包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号、美国的“伊利湖”号、菲律宾的“何塞·黎刹”号以及“拉蒙·阿尔卡拉斯”号等四艘护卫舰。表面上,这场军演声势浩大,似乎对中国构成了巨大压力,但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四国的行动更像是“装模作样”,对中国心存顾忌。这种顾忌不仅体现在军演规模上,还反映在参演国家的选择上。
同一天,解放军南部战区发布了一则罕见的消息,宣布当天派遣战机在黄岩岛附近执行战备巡航任务。随后,南部战区在声明中对这一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南部战区明确指出,解放军对南海周边任何试图制造紧张局势、扰乱地区稳定、破坏和平的军事行动都有着深入的掌握。解放军南部战区的部队具备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一表态实际上向美国及其盟友发出信号:无论他们在南海周边如何兴风作浪,其阴谋都注定不会成功。
基于我国过去多次军事演习的经验,此次提到的联合打击不仅涵盖了传统的防空和反舰任务,以及海空协同作战,还将扩展至电子战和网络战,形成覆盖物理战场与信息领域的综合作战能力。
这一能力与美军及全球军事前沿相对应,致力于融入现代军事的潮流,其主要目标在于对美国形成震慑,促使菲律宾尽快稳定局势。
事实证明,美国在南海的动作已经无法再掀起什么大的波澜,而菲律宾等国家的挑衅行为也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