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是机构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抓好人民银行系统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建立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需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使命任务。机构改革以来,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党委坚持谋划在前,紧跟干部队伍常态化建设的形势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总行、自治区分行党委的坚强组织领导下,鲜明树立“厚德、多能、精勤、实绩、清廉”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分行党委通过“四个聚焦”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结构关”,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高效履行人民银行职能、推进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政治关是首关,定性之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分行党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标准,重点看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分行党委把人民银行首先是政治机关的理念贯穿于工作日常,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建立了党员干部负面清单,把政治标准纳入“四强”党支部创建管理全过程和青年干部培养的全链条。分行党委深入干部工作和生活中,听其言、观其行、看其表、探其里,建立政治考察的正面评价和负面清单,全方位考察了解干部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人民银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对干部政治素质精准画像,坚决将“两面”人、糊涂人、伪忠诚等政治不过关的人挡在门外,真正在政治关上做到考得出来、用得上去,着力打造政治上绝对忠诚的干部队伍。
能力本领是干事之要,也是成事之基。分行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聚焦“八项本领”,切实提高“七种能力”,既开出能力本领清单,又提供了正确的实践方法。坚持把考察识别干部功夫下在平时,听口碑、汇民意、听评价、看能力,探索构建“知事识人、立体察人、精准识人”的研判机制,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按需选人”“因事择人”。充分听取巡视巡察、审计、集中教育督导、年度考核、争先创优等各方面意见,结合干部“自荐互鉴”调研结果,把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关键时刻的具体表现、具体事例,记录在案、分析研判,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了解干部,多渠道精准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活资料”。注重将能力关落实到人头,作为干部评价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力求“用事实说话”以事察人,聚力锻造能力上过强过硬的干部队伍。
清正廉洁是干部队伍的底线要求。分行党委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作为从政、立德、树人的标准底色。把《央行案鉴》作为干部警示教育的载体,认真落实“第二议题”制度。纪委书记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建立警示教育、“下沉一线”工作机制,用好“清风讲堂”廉洁教育资源,积极协助党委抓好干部管理和监督。从党委到支部,树立严的导向,采取实的措施,坚持对干部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盯关键、早预防、常提醒、敲警钟,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党委书记突出抓好“关键少数”,经常性与同级班子成员、下级“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纪委书记定期与同级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督促其讲政治、守规矩、保廉洁。切实将廉洁把关贯穿到干部考察全过程,考察中逐一询问考察对象的廉洁自律表现,要求考察对象提供无犯罪纪律证明佐证材料,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党委、纪委分别与新任领导干部开展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上好干部履新“第一课”,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的终生廉洁档案,扎紧干部队伍廉洁关口。
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是组织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干部队伍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分行党委经常性分析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查问题、找原因、想办法、谋对策,针对科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老化、梯次配备不合理等问题,多次向上级党委请示汇报和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坚持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勇气、最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以来,分行党委立足于当前和长远,坚持打破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强化“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早压担子早成长”的思维,统筹用好职务与职级两条晋升通道,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8月以来,分批分类开展干部职级晋升和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最年轻的科级领导干部年龄降低12岁,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整体下降3岁,不断推动科级领导干部年龄结构由“倒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