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木马央视版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4-06-27  浏览次数:663

  6月2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北京地铁10号线上,一老人要一女子让座给他,二人发生争执,老人随即对女子动手袭扰。6月25日中午,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分局就此事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6月24日13时许,在地铁10号线从知春里开往知春路站的列车上,违法行为人叶某某因座位问题与另一乘客发生纠纷,扰乱乘车秩序。目前,北京公交警方已依法对叶某某行政拘留。(6月25日 光明网)

  视频中,一老人在地铁上执意让女乘客让座,女子不肯,便遭受到老人动手袭扰。老人先用拐杖袭扰女子腿脚,随后用手推搡,两人还发生口角。目前,警方已对该老人进行了行政拘留,评论区一片叫好。显然,不是谁闹谁有理,弱势群体也不一定占理,不一定是对的那方。

  让座是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在公共交通中,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让座,是社会文明和道德风尚的体现。然而,这种美德并不意味着年轻人有义务无条件地让座给老人。年轻人和老人都是社会的成员,应该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年轻人有权利选择是否让座,而老人也应该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和权利。老人可以善意友好地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倚老卖老,用自己的弱势群体身份来强迫他人。

  近年来,老人倚老卖老的新闻事件频频发生。浙江金华景区母女插队、河南高铁上老人猛踹前排乘客、贵州遵义老人殴打公交司机……部分老年人在公共场所中倚老卖老、无视规则、不尊重他人,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群体的形象,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中,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北京地铁事件中的老人因座位问题与另一乘客发生纠纷,扰乱了地铁乘车秩序,就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每个人从小就学习尊老爱幼。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公德,但公德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地铁让座之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社会问题。我们在宣扬美德,一起创造社会和谐氛围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权利,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馒薄搁戈鸽碎囚厉网友会怎么评论?   下一篇:关于众(zhònɡ)旭(xù)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