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泡沫艺术家: 你根本就是错的好么?假如这股票是1倍市净率定价,买的时候每股净资产0.92人民币(股价就是0.92人民币、折合1港币);即便汇率变成0.8了,但每股净资产依然还是0.92人民币啊,保持1倍市净率不变的线人民币,只是这时候折合1.15港币而已。你要明白一件事:绝大部分H股的资产、收入、利润都是来自国内,本质是人民币定价。//@泡沫艺术家:回复@汤诗语:就说个实际例子,假如你现在买入100万港币的港股持仓,按照汇率0.92计算,是花了价值92万人民币。而如果强美元周期过去,港币跟随美元波动的,汇率又升值回22年的0.8了,那么你现在100万港币持仓的港股,则只能兑换回80万人民币的现金了。你是赚了,还是直接亏了12万?
如果是险资投出去100亿,直接12亿就没了,这还不考虑买入时提供了价格深度,而想卖出会造成价格冲击,从而形成极大的价格深度损耗。
“对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其中,内地居民企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这是深港通的文件,沪港通...
注意前提,“保持1倍市净率不变的话”,意味着股价须要同样涨幅来对冲掉兑汇损失,你怎么知道一定会涨,而不是所谓的估值随着汇率升值,而出现下降?港股这个市场其实已经超越基本面层面博弈了,本质上来说为什么这两年港股那么尴尬?因为给港股提供任何流动性,就是等于给外资提供流动性可以兑出来美元,而美债收益率5%,长端都4%+,而港股买一揽子股息才多少。而港股因为美元定价,面临着跟买入美债一样的风险,就是美元指数高位,降息弱美元周期带来的兑汇损失。但是面临同样的不确定性,港股股息是有风险收益,同样的美债是无风险收益,为什么外资不彻底清仓港股梭哈美债?因为港股那成交量,没有流动性深度的,没法大量兑现。也就是说港股想强,就两种可能:1.改为人民币定价交易2.弱美元周期,同时美债收益率长端大幅下降到3以下,形不成套利。
港股这个市场说实话看不懂,只能画线。因为定价货币是美元,而基本面是国内,货币调控方向与周期都是相反的。如果一个资产这么分子分母这么互相相反的拉扯,能看懂那是扯谈,对于大资金就是超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想涨就得去掉这个不确定性,要不就跟你说的彻底分母锚定人民币不要美元了,要不就是强美元周期彻底过去,双方进入数年的同向宏观调控周期。
他没搞清楚什么叫“定价”(底子),什么叫“计价”(面子)。对于内资来说,港股是人民币“定价”,港币“计价”的资产。
呵呵,没有特别的基本面变化,估值中枢就会基本保持稳定。如果发生了估值中枢的大变化,那一定是基本面上发生了些大事。
算啦,股市里面没有预知的神,有的话股市就是提款机,如果没有他说的那些问题,根本不会有现在的价格,11pe的腾讯阿里京东,放几年前你敢想?a股那边的银行快6pe了,港股现在还是3.8pe左右
为什么他会觉得当前100万港元的人民币资产在强美元周期过后价值还是100万港元这水平令我有点震惊
这个问题要规范下讨论前提,也就是“险资通过港股通持有获得红利的情况”。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交易也会受汇兑影响,这个汇兑结算情况在交易所都有公布,举个例子,某险资在2023年3月3日通过买入持有港股1年获得4%股息,当时交易所公布的卖出结算汇兑比率0.879,现在2024年3月3日卖出,如果股价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分红除权后上涨到除权前价格),机构全部卖出,那要算现在的买入结算汇兑比率0.921,不考虑任何手续费的情况,除了股息之外,他还会获得(0.921-0.879)/0.879=4.7%的汇兑收益(反之亦然)。通过港股通交易是通过港币报价,人民币结算,每次交易有汇兑过程的。且采取离岸汇率。
回复@泡沫艺术家: 你根本就是错的好么?假如这股票是1倍市净率定价,买的时候每股净资产0.92人民币(股价就是0.92人民币、折合1港币);即便汇率变成0.8了,但每股净资产依然还是0.92人民币啊,保持1倍市净率不变的线人民币,只是这时候折合1.15港币而已。你要明白一件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