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咱还按老样子剪就行。”近日,在河西区七贤南里社区,73岁的杨芝杰拿起电推子和剪刀,给自己多年的“老顾客”孙师傅理发。“找杨师傅理发很多年了,你看这发型理得多棒!”理完发,孙师傅仔细照了照镜子,竖起大拇指。
河西区陈塘庄街七贤南里社区是一个“新老结合”的社区,社区内有老旧小区、远年商品房和新建小区,社区居民中老年人比例接近30%,还有不少外来人口。社区里,有一个“帮帮之家”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新老居民在这里成了“一家人”。
“2014年,我和杨学成一起搭伴儿,每个月定期在小广场为社区老年人义务理发。我俩有这个特长,为大家伙做些事情,居民们方便了,自己也开心。”杨芝杰说,至今他们老哥俩已经义务理发10年,服务社区居民2000余人次。
72岁的杨学成,是杨芝杰的老搭档。“我当兵时练出来的理发手艺,那时候战友间互相理发,我就练出来了。”杨学成说。老哥俩在社区里义务理发多年,除了每月定期在小广场理发,还会入户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77岁的苗大爷十多年前就因病无法出门,自己最多能走十几米,理发成了难题。每次理发,都要家属扶着出门,推轮椅去理发店,特别不方便。后来,杨芝杰和杨学成了解苗大爷的情况后,就开始入户给老人理发。“后来就固定在每个月的28号入户给苗大爷理发。”杨学成说。这些年来,老哥俩不论刮风下雨从未爽约,解决了社区里很多老人的理发难问题。
除了老年人,老哥俩还经常帮助社区里生活遇到困难的家庭。“您好,我闺女能不能在这里理发?”一次,老哥俩照常在小广场为老人理发时,一位母亲走到一旁询问。原来,这位母亲的女儿然然(化名)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因为智力残疾,去理发店理发特别害怕抗拒。“没问题,您带闺女来吧!”老哥俩一听这种情况,欣然答应。
不过,当杨芝杰理发时,然然还是不配合。“我就一边哄着一边理。”杨芝杰说,后来有一段时间,再也没见过然然来理发。“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家里出事了?”杨芝杰就与杨学成在小区里打听情况。
“最近您女儿怎么不来理发了?”杨芝杰找到了然然的母亲。原来,因为理发时总不配合,怕给人添麻烦,然然的母亲就不好意思再带孩子去理发了。“没事,您带闺女来,不麻烦。”杨芝杰说。从此,然然每个月都会来找老哥俩理发,逐渐熟悉之后,也不再害怕了。
“我现在是两位老哥哥的助理,他们理发时我打打下手,组织一下秩序,扫扫地上的碎头发。”67岁的居民谢寅瑞被老哥俩多年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如今也加入到理发组,一起为居民服务。
被感动的,不止谢寅瑞一人。退休后,经常找杨芝杰、杨学成理发的居民王庆普也主动加入到社区巡逻队,在巡逻队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我们社区氛围特别好,大家互相帮助,让社区充满爱。”王庆普说。
如今,社区“帮帮之家”的30余名志愿者发挥自己的特长,分成理发组、烫发组、维修组、巡逻队等多支志愿服务小队,还成立了一个闲置物品交换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希望每一名居民都能参与进来,让社区变得更和谐、更温馨。”七贤南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惠生说。(今晚报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