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混合,然后包上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入蒸笼蒸熟。从色彩到口感,青团都有着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古时,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蒸青团,主要用作祭祀。《吴门竹枝词》中提到,“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
青团流传千百年来,外形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逐渐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不知道在同学们的家乡,有没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呢?
青团在各地的叫法和吃法不尽相同。比如说,在上海宁波一带叫青团,杭州一带叫清明团子,四川有清明菜粑粑,而在贵州青团叫清明粑,在客家地区,青团就叫艾粄(粄就是客家方言里各种糯米、粘米糕点的统称)。
青团里面的馅料除了甜口的,如豆沙馅、黑芝麻馅,也有咸口的,里面包着蛋黄、腌菜、腌肉等。这些年来,传统的青团也在不断改进内馅,一些新奇的馅料出现在了市场,例如,菌菌尝到过的抹茶青团、芋泥青团,甚至还有榴莲青团ᓫ(°⌑°)ǃ不知道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青团呢?
南方地区还有一种与青团近似的食物,主要流行于南方客家人中。同样是以艾叶为基本原料制成面团,压成一块厚厚的圆形饼,放在叶子上蒸熟食用,或者制作成手一般大小的饺子形状,这种类型的青团被当地人称为艾粿或艾粑,有的没有内馅,更加注重艾草芬芳,有的则以白砂糖和黑白芝麻为内馅,意为甜甜蜜蜜。
看了前面的介绍,同学们是不是想马上吃上一口热热乎乎的青团了?如此美味的青团,大家知道是如何制做出来的吗?那就让菌菌来教教你青团的做法吧。
2. 艾草清洗干净,烧开清水,将艾草放入煮沸2分钟至稍软,放入破壁机里打成艾草浆,再将艾草浆烧开。
4. 戴上手套,把青团皮分成小个,揉圆,压扁,放入馅料,收口捏紧即可。可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保存。
菌菌的“青团小铺”就营业到这了。同学们有没有对这样软糯可爱的青团心动呢?心动不如行动,自己动手制作一款属于你的青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