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新罗国王子朝圣九华山,曾路过桐城县藕山,踏上一只脚,把完整的藕山踩成两段,藕头顺江而下,长出荷叶,故名荷叶洲。慈悲为怀的金乔觉顺手从江边拾起一只铁板掷向那支莲叶,此后沉入江中的铁板和荷叶便长出了两个沙洲,因此西边的沙洲叫“铁板洲”,东边的沙洲叫“荷叶洲”。
其实最初它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叫做杨叶洲,但如今知道的人不多。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夜泊宣城界》,当时这里属于宣城府管辖,其中两句“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意思是说梅根冶炼铜的炉火光照夜空,烟雾一直弥漫到杨叶洲的上空,证实了它曾叫杨叶洲。清廷水师提督彭玉麟来洲上检阅水师时将其更名为和悦洲,意在和颜悦色,方可兴盛。
天上飞来的鸟,水里游来的鱼,地里种的庄稼。满眼的翠绿,岛上到处透露出自然淳朴的原生态乡村风貌。
地理特性将其与对岸的市区隔绝开,也因此形成了它自己的风格。和悦洲的惬意与悠闲,是繁忙生活里一份自然的清爽。
这里是农家乐的天堂。和悦洲的蔬菜是出了名的,因为和悦洲四面环长江水,土壤是利于瓜果蔬菜生长的沙土。这里的蔬菜被拿到镇上市里售卖,都是抢手的。
远处,成片的果园,桃树、李子树都在酝酿着。再往前走,是洲上居民的自家菜地。长豆角、苦瓜、茄子、番茄…辣椒结得尤其好。在和悦洲上,不仅能采摘瓜果,还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菜。在这吃饭,自然要依着季节来。
浩荡的江水逐渐吞没一整颗落日,晚霞四散天边。这晚霞从一抹炽热的橘色变成暗蓝,最后一层是温柔燃烧的粉紫。经过这一整套的变幻,天空逐渐趋于平静。
漫步在和悦洲上的街角,总是觉得特别宁静。无论是和煦的春天,炎炎的夏日,瑟瑟的秋风,或是呼啸的冬天,和悦洲的四季,都是恬静、自然而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