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一县法院工作人员被查:未满19岁入职引关注回应称其是“临时打字员”
时间:2023-07-02  浏览次数:663

  5月26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廉洁民权”发布的消息显示,民权县法院29岁的肖遥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初中学历未满19岁成为法院工作人员,消息一出引舆论关注。5月30日,民权县人民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员回复上游新闻(报料邮箱:)记者称,肖遥是“临时打字员”,不是正式干警。

  “廉洁民权”发布的消息显示:民权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肖遥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民权县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肖遥简历:肖遥,男,汉族,1994年8月出生,睢县蓼堤镇人,2013年6月参加工作,群众,初中学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民权县人民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民权县人民法院行政科工作人员;2018年1月起,民权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后,综合办公室承担了原办公室和原行政科职能。综合办公室别称“法院的专业管家”,职责包括文秘、财务、档案、信息化、后勤等。

  5月30日,民权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受访时强调,通报上只说了肖遥涉嫌严重违法,没有提及违纪。“我们对外发布的消息,经过层层审核的,准确无误。他涉嫌严重违法的案子还在调查中,不便透露。”

  5月30日,民权县纪委监委派驻法院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大约两个月前,肖遥被公安机关带走,5月26日民权县纪委监委发布了通报。

  民权县人民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员称,肖遥并非该院正式干警,他只是个“临时打字员”。在通报发布之前,该院已将聘用合同、简历等材料交至县纪委监委,“要是通报上说,他是个临时打字员,可能公众的误会会少一点。”

  5月16日,据“清廉长宁”消息,四川宜宾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长刘芳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芳秀出生于1992年12月,长宁本地人,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9月参加工作。

  2014年9月至2021年9月,刘芳秀任长宁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工作员、长宁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铜锣片区所工作员;2021年9月起先后任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村镇建设股副股长、市容管理股副股长,直至被查。

  5月17日,据“七台河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棚改办原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田博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田博文出生于1991年11月,200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茄子河区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区沉陷办工作人员、区棚改办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七台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茄子河分局工作人员。

  对此,七台河市委组织部、茄子河区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田博文是退伍兵转业后参加的区聘,并非体制内公务员,招录流程都是合法合规的。网友质疑的“18岁就入职政府单位”存在理解偏差。根据国家工龄政策规定,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与所在单位工作年限累计计算,享受国家和所在单位规定的与工龄有关的相应待遇。因此,18岁实为其服兵役年龄。

  据珠海市纪委监委5月18日消息,珠海市监委对珠海市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蔡卓尔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蔡卓尔靠粮吃粮、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利用本人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在承揽粮食购销业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蔡卓尔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由市监委给予蔡卓尔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公开资料显示,蔡卓尔,男,汉族,1990年1月出生,广东陆丰人,在职大学学历,2011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珠海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营部副经理、经营部副经理、业务部副经理;珠海市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据丽水市纪委监委2月15日消息,丽水南城大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丽水市纪委监委派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纪律审查和莲都区监委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叶帅,男,汉族,1993年8月出生,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任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网络维护中心主任、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编外人员),丽水南城大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董事、副总经理。

  5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浙江鄞州:做实年轻干部廉洁教育》,除提到讲授廉洁课,还表示紧盯年轻干部群体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年轻干部拧好“廉洁弦”。

  梳理公开消息发现,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到各省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部门对年轻干部的廉洁问题越来越重视,有的地方还专门为年轻干部举行警示教育大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称,被查的“90后”年轻干部不少在重要岗位任职,比如棚改办的田博文,可以对具体权力运行的某些环节施加影响。

  在竹立家看来,如今“90后”干部,绝大多数处于科级,或是科员,其中佼佼者或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但他们工作年限有的已达七八年时间,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权力或社会资源。

  他提到,虽然这些“90后”年轻干部级别不高,但有的处于重要岗位,有的虽然是普通工作人员,但是可以借助体制内身份谋取利益。

  此外,在过往案例中,就有“90后”干部存在“小官大贪”的现象。比如,“95后”干部,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原工作人员张雨杰。

  公开报道显示,他具体工作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接待市民,收取买房托管资金、填写托管协议、开具银行存款凭证和资金托管凭证。

  张雨杰在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里,采取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陆续侵吞公款竟达6900多万元。




上一篇:“3+3”新高考2023年上海的高考要考几门?总分660等级高考分换算   下一篇:开创性技术百创S系列空间转录组细胞分割技术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