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科技创新的“铺路石”、“呐喊者”和“助跑者”br——2023年“上海产学研合
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663

  “鸿鹄机器人也叫咖啡机器人,因为它诞生之初,就是几个医生和工程师在咖啡店开脑洞的一个结果”

  “热泵空调不再是外资汽车品牌的黑科技,电动涡旋压缩机技术的国产化,有效填补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高效制热的技术空白”

  1月5日上午,在上海市政协3号楼江海厅举行的2023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颁奖表彰大会上,上海市政协主席胡文容等领导听着获奖者们讲述一个个或有趣、或振奋的故事。

  “这些科技人和科技故事,为更多有志于走产学研合作康庄大道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了学习榜样。”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如是说。

  2003年,在十届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的倡导下,上海市政协设立了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2009年,经市科委批准并报科技部备案,由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

  “上海产学研奖”已举办了15年,成果丰硕。不仅仅是颁出了多少奖、表彰了多少人,在吴信宝看来,“产学研奖”弘扬了“产学研合作”的科学理念、宣传了“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方法、助推了“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增强。

  为什么是“鸿鹄”机器人获奖?固然是手术机器人可以把关节置换手术精度控制在微米级,最为难得的是项目实施之初,研发者李慧武医生团队就坚定选择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而不是走捷径,即购买进口的机械臂和导航系统组装,而是要自主研发机械臂,最终“鸿鹄”机器人经历了数代样机的更替,除在国内16个省,40多家医院累计完成600多例机器人辅助临床手术,在美国和欧洲医院也完成了首例手术。标志着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已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电动涡旋式压缩机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心脏”,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全世界的汽车厂家都在研发适用于全工况低温下的电动涡旋式压缩机上下功夫。2023年的“上海产学研奖”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和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合作,实现压缩机在-15℃超低温工况下稳定工作运转,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矩阵,提升制热能力16%~25%,有效提高23%左右续航里程。中国汽车人可以自豪地宣布:“热泵空调”,我们也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会长朱英磊表示,“过去的15载,科促会踏踏实实当好铺路石。上海要当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就要进一步把产学研合作向前推进。下一个15年,科促会将继续当好呐喊者和助跑者。”




上一篇:做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下一篇:关于二十大报告必须知道的“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