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未曾谋面的牙森也是再熟悉不过的牙森”松江一中原创音乐报道剧为梦想“打Cal
时间:2024-03-01  浏览次数:663

  原标题:“那是未曾谋面的牙森,也是再熟悉不过的牙森”,松江一中原创音乐报道剧为梦想“打Call”

  14年前,松江一中承办新疆高中班,维吾尔族学生牙森来松求学;14年后的开学季,牙森克服困难学成回乡、扎根西部、服务家乡发展的故事被学弟学妹们搬上了舞台。作为第六部取材于松江一中杰出校友真实事迹的原创音乐报道剧,这部名为《逐梦飞翔》的新剧笑点与泪点交织,不少新疆高中班同学说:“那是未曾谋面的牙森,也是再熟悉不过的牙森。”

  看似前后矛盾的反馈令校长潘建荣感到格外欣慰和自豪,他说:“一部音乐报道剧就是一堂内涵丰富的个性化课堂,既演绎杰出校友的奋斗故事,点亮学生的成长道路,也彰显了学校追求教育真谛的梦想与实践。”

  《逐梦飞翔》共五幕,从松江一中教师远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四中迎接首届新疆高中班学生启幕,到牙森大学毕业后以服务西部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返回松江一中,看望老师及学弟学妹落幕。剧中,在高二(12)班维吾尔族学生努尔阿迪力的演绎下,牙森的热情与苦恼、期待与勤勉跃然眼前。

  远离家乡、异地求学,普通话不标准成为横在牙森面前的一座大山。因为同学的玩笑话,他甚至一度想退学回家。班主任“王老师”劝说引导时,一向以成熟懂事、会照顾人的形象示人的牙森还耍起了小孩子脾气,“没错,我比他们大,是大哥,但是那几个小子不尊重大哥”。

  同为新疆高中班学生,努尔阿迪力说:“异乡求学,语言困难只是很小的困难。远离家乡,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回家,思念父母家人很普遍,但为了不让远方的家人担心,常常选择自己消化。”在剧中饰演“王老师”的高二(12)班学生马丽琴也说:“在火车站与家人不舍惜别,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老师们细致的关心,这些场景对于我们新疆高中班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此在演绎过程中,我能更快进入角色状态。”

  如果说前三幕努尔阿迪力对“牙森”的戏剧化表达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那么,进入第四幕,面对一家四娃同时考上大学,碍于家庭困难,兄妹几个争着放弃的场景则令人动容落泪。所幸,牙森最终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加入“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并担任新疆队队长。

  回到现实,牙森通过在基层的历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干部,目前就职于喀什市市委组织部。《逐梦飞翔》首演这日,他录制视频向母校和学弟学妹表达感谢,并表示将做好榜样,努力将十多年前在沪所学用于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建设。

  记者了解到,松江一中自2010年承办新疆高中班以来,先后培养了千余名新疆籍学生,不少学生都返回家乡,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牙森便是首届新疆高中班学生之一,求学期间克服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等诸多困难,勤勉向上的形象令老师们印象深刻。现松江一中民族教育中心主任王洁是牙森当年的班主任,她说:“十多年过去了,不只是牙森,新疆高中班孩子们能吃苦、肯上进的身影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

  而对于“牙森”们而言,老师们的关心和教诲也依然清晰,甚至将伴随他们一生。剧中,牙森在回母校看望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时,随手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本子上记录的是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过的话。“事实上,类似的本子不光牙森有,当年班里很多同学都有。”王洁说,作为老师,能以这样的形式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刻下印记,她感到很幸福。

  当天演出前,校长潘建荣颇为正式地为新疆高中班学生“打起了广告”,他说:“舞台很小、时长很短,但学生们追梦逐梦的这部剧却需要用一生去实践,我们的创作、演出人员用情也很深。希望大家在观演过程中能用掌声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话不长,但意味深长。据了解,这部时长近1小时的《逐梦飞翔》共有69名演职人员参与。正式集中排练虽然只有10天,但对于剧本的打磨、研读几乎是见缝插针,或各自领悟,或三五成群,只要有空就安排。编剧、导演王洁介绍,不光创作剧本,剧本穿插的4支曲子也由学校音乐教师钱夏红原创,其中《悦·申城之梦》还邀请了学生参与作词。

  “这部剧不单要通过讲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温暖故事,呈现他们的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彰显松江一中遵照党和国家嘱托,支持西部发展、共筑祖国民族团结与繁荣的干劲,也是我个人对新疆高中班学生的情感表达。”王洁告诉记者,今年是她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第十四年,也是她参与学校教育剧场项目的第三年。如今,学校不仅成立了“松江一中王洁教育剧场工作室”,还尝试启动了学生“揭榜挂帅”机制,实现了由学生完成创、编、演的全链条管理。学生们不单活跃在校园剧场上,还登上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大舞台。




上一篇:深江铁路后开段首个盾构机完成下井组装深莞隧道加快始发掘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