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慎终追远是东西方共通的情感基础
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663

  野棠花落,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在东西方文化中,祭祖活动都非常重要,表现出对先辈的尊重和对家族的传承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清明节本身就有着深刻的人类共情意义。

  中华文化素来重视“慎终追远”,扫墓祭祖便是这一文化意识的凝结与升华。自古及今,人们通常在清明节缅怀先人、寄托追思,这一天,无尽的思念在流淌,跨越千年的亲情与孝道通过这个日子来表达。祭祖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前年的夏商时期,彼时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主要靠手作劳动,对单个家庭来说,家族的兴旺与劳力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而祭祖能强化人们的家族观念,加强人们的生育意识,增进家族的团结,有利于人们在生产中互帮互助。因此,数千年以来,追念祖先和尊重先人成为中国人维系家族和社会的纽带。

  在西方文化中,祭祖也是他们重要的仪式之一。人们通过去教堂做礼拜、万圣节去墓地悼念亲人来表达哀悼与思念。这种相似性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具有共通之处,而这种共通性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更为明显。

  虽然人们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肤色与文化传统,但对逝者的悼念与追忆是相同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清明节”,人们在这一天祭祀亡人、寄托生者哀思。

  清明节是厚重的,也是轻盈的,人们在祭祀扫墓中获得精神力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看,东西方的清明节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们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会忙于工作,疏于与家人团聚,清明节则是一个让人们关注家庭生活、重拾亲情的好时机。

  祭祀先人的传统习俗提醒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命和人际关系,更加感恩自己的家庭。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不仅有助于缓解人们对于逝者的痛苦和悲伤,更会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完)




上一篇:零跑3月销量6172辆同比下滑38%降价推新有效果?   下一篇:深深房A(000029)_股票价格_行情_走势图—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