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二期揭晓25种图书入选
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663

  5月13日,“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二期公布。《孟德尔传》《科学的起源:中世纪如何奠基现代科学》《爱因斯坦旅行日记》等11种图书入选“科学人文子书单”,《抗癌大突破》《心脏简史》《发光的骨头》等7种图书入选“科学生活子书单”,《美丽的化学元素》《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科技史笔记:无形力场》等7种图书入选“科学少年子书单”。

  “这次参评书籍包括物理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知识性很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褚君浩认为,这些科普性书籍各有所长,有些注重普及科学知识,有些讲述科学家成长故事,有些讲述科技对当今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意义。读者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阅读。

  褚君浩相信,随着“新发现·科普书单”定期评选,“将对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起到持续而积极的作用。”

  从个人角度,褚君浩推荐了《改变世界的17个方程》,书中讲述了17段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数学故事,“这本书中讲到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理念性的东西,一直到现在这些重要的方程还在发生作用。”

  《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也让他印象深刻,这本书讲述长江的历史,“一路风景,照片拍得很好,书籍设计也多样而有特色。”

  长期关注科学领域创作,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对本次“新发现·科普书单”入选书目评价很高。《爱因斯坦旅行日记》《BBC生命之色:动物眼中的世界》等书籍此前他就阅读过且很喜欢,这次一些初次看到的书籍,也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我们国内科普读物无论是创作还是引进,都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内容选题还是装帧,都有很大进步。”

  他举例,《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以大开本的图文的形式给人强烈视觉冲击,但细读之下,又发现文字部分也很吸引人,从地理、生物等多方面呈现了长江的面貌。读过之后会使人对长江的情感产生升华。“我觉得这个也是科学的意义。”

  如今网络碎片化阅读滥觞,网络科普以短平快的形式受到喜爱。严锋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科普图书的存在依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新媒体并不是必然要去排斥传统媒体。科学传播它一方面要追求短平快,但是不能满足于短平快,它还需要系统性、全局性、深度性,还有特别重要的‘可靠性’。传统图书在这些方面无疑是更有优势的。”

  也因此,科普书单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阅读的时代,信息泛滥的时代,真假难辨的时代,我觉得在科普读物方面,特别需要专家学者提供某种程度的背书。”严锋认为,“新发现·科普书单”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此次书单终评评委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褚君浩领衔,包括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资深科普作家卞毓麟,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尹传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仇子龙、复旦大学教授严锋,文津图书奖终评评委、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前副总编杨虚杰等科学、科普、出版界专家。

  “新发现·科普书单”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起,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出版协会支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执行。全国数十家相关科普出版社为此加入“科普出版联盟”。着名科学家、科普达人、出版人、阅读推广人等组成专业评审团。

  2 科学的起源:中世纪如何奠基现代科学 [英]詹姆斯·汉南姆 着,刘崇岭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 [美]阿耳伯特•爱因斯坦 着, [美]泽夫•罗森克兰茨 编,方在庆 等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人类知道的太多了:热门宇宙问题答案清单 [巴拿马]豪尔赫·陈 [美]丹尼尔·怀特森 着,邓舒夏等 译 未读/海峡书局

  4 一个长江 从雪山到海洋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编着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7 BBC生命之色:动物眼中的世界 [英]马丁·史蒂文斯 着 ,甘冬营 王乐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美]约翰·布罗克曼 着,宫静萍 等译 湛庐/浙江教育出版社

  4 “这才是数学”系列(共10册) [加]雷吉娜•奥斯韦勒 着,[美]丹尼尔•霍金斯 绘,郭园园 曲少云 译 接力出版社




上一篇:B电视台为一个综艺节目买单但是他有一个赞助商   下一篇: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一线调研广水:乡村合作公司让村强民共富